“感覺今天來的外國投資者比往年要多不少。”亞洲開發銀行駐泰國首席代表克雷格對此次“聚焦泰國2012”年會的規模感到驚訝。
作為一年一度的泰國投資者盛會,泰國證交所主辦的此次年會吸引了122家國外機構投資者和89家泰國上市企業參加,參會人數創下了歷史新高。
當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克雷格時,他反復強調了當下這一地區最熱的話題——“東盟(ASEAN)”。他說:“我想,東盟資本市場的整合以及泰國作為東盟的主要窗口是外資投向泰國的主要原因。”
可借鑒歐債危機
克雷格表示:“盡管東盟經濟共同體提出(2006年)到現在,東盟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出現出口下滑,但是很幸運的是東盟是在這個時期遇到了危機。”在這個時期遇到了歐債危機如同給東盟經濟共同體的發展方向上了一課,同時也為東盟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區域重新定位提供了良好契機,此次的年會主題也契合了這一環境的轉變:定位泰國的增長新階段。
今年,距離2015年實現東盟經濟共同體還有3年時間。所謂東盟經濟共同體,其實就是實現區域內商品服務貿易的自由流動,以及為資本和人才的自由流動松綁,今年10月,東盟國家交易所將實現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的交易平臺互連,意味著三國投資者可以直接買賣彼此股票,在未來,印尼、菲律賓和越南三國四家交易所將相繼加入連接計劃。
記者在泰國隨手翻閱《亞洲新聞》(AsiaNews)、英文報刊《曼谷郵報》和《民族報》時,關于東盟的話題幾乎在所有版面里都有涉及。在近期的報刊中,借鑒歐債危機、反思東盟經濟共同體發展和展望更長遠的未來成為主基調。
最新的一期《亞洲新聞》便以“你是否準備好迎接統一的東盟”為專題,開宗明義地提出了幾大問題:東盟十國經濟發展水平、政治與經濟體系以及文化差別各異,東盟能夠成為一個共同體嗎?有關各方是要努力促成共同體的形成還是讓其進行有機的整合?2015年之后東盟將如何走,是實現10+3(含中國、日本、韓國),還是更具野心的10+6(含中日韓、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一體化?
東盟經濟共同體的進程是不可逆轉的,也不會因為當前的歐債危機而放慢整合腳步,因對于這一地區來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給該地區帶來的教訓是慘痛的,即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匯率和信貸的雙錯配、松散的監管以及彼此割裂的經濟發展等都是不可持續的。與此同時,實現區域經濟與金融整合、開拓區域內市場、升級基礎設施建設、打通物流和旅游業、便利化公司跨境業務,東盟共同體的進程帶來的將是巨大商機,實現的則將是更具內生性的增長模式。
東盟基建領域前景廣闊
東盟一體化帶來的巨大經濟溢價十分明顯,這也是中國等周邊經濟體的巨大商機所在。據《亞洲新聞》估計,東盟每年花在基礎設施上面的投資需600億美元,未來東盟基建將肯定成為外資追逐的項目。
又如近日,泰國媒體密集報道泰國政府正在著力建設曼谷水道管理和防洪工程,長期需投資約3500億泰銖(約合110億美元);此外,在未來7年,泰國政府計劃投資2.27萬億泰銖用于道路建設,如昆明-曼谷-新加坡南北高鐵項目、越南-泰國-緬甸圖瓦經濟特區東西高鐵項目以及曼谷市內大型公共交通項目等,這些項目對于泰國來說是迫切的,而對于中國等國的有關企業來說,市場前景是巨大的。
在資本市場方面,泰國證交所也在為這些大型基建項目積極尋求融資渠道,如計劃發行基建項目基金、計劃吸引大型公用事業企業上市、放寬外國機構投資者投資泰國股市的規定、允許主營業務在國外的泰國控股公司在泰上市等,這都為泰國基建項目融資和外資分享泰國項目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
從印尼的2.44億人口、9280億美元經濟總量到泰國的6440萬人口、3770億美元經濟總量再到文萊43.4萬人口、170億美元經濟總量,目前的東盟十國在經濟體量上存在巨大差異,但基于東盟經濟共同體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以及一體化整合的巨大協同效應,未來一段時間,東盟市場將成為全球資本角逐的焦點。
“如果未來泰國能夠保持6%-7%的經濟增速,東盟其它國家也能夠保持這一增長水平,也許你不會感到意外。”克雷格意味深長地向中國證券報記者發布了他的“預言”。(記者 吳心韜)
潤滑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