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26日,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布,并首次推出了子榜單——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網絡作家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分別以3300萬元、2100萬元、1800萬元的版稅收入(近五年)排在三甲位置。制榜人吳懷堯接受本報專訪時稱,榜上數據是準確的,他們與八成上榜作家都接洽過。北大教授張頤武認為,該榜至少可以作為一個參照,讓人們了解網絡作家里誰是比較受歡迎的,但是,大多數的網絡作家其實還沒有得到應得的收益。
吳懷堯
中國作家富豪榜制榜人
網絡作家稿酬差距懸殊
中國作家富豪榜已走過7載,今年首次推出了網絡作家富豪榜。吳懷堯稱,他關注網絡作家群體已兩年多,本想去年就推出,但因數據采集難度過大,才推遲到今年。目前,不少人質疑榜單的真實度和公信力,并希望吳懷堯公開數據采集的標準。對此,吳懷堯說:“我們與八成上榜作家都有過直接聯系,不僅關注他們的財富狀態,也關注他們的創作狀態和生存狀態。有負面聲音很正常,但我們的數據是準確的,經由制榜團隊多方面調查得出,包括和文學網站、作家本人接洽。”
吳懷堯介紹,制榜過程中很關鍵的一項是篩出符合條件的人,“第一,主要作品發在網絡;第二,主要受眾來自網絡;第三,主要收入來自網絡”。在網絡收入這一項,考量項目主要包括網絡付費閱讀、網站給予的分成等,“網絡作家的稿費有的人按千字多少分錢計算,有的按千字700-800元計算。他們還有來自實體書的出版版稅,以及各種授權的收益,如開發影視劇、網游、動漫等周邊產品”。
他以唐家三少為例簡介調查過程:“我們專程到他北京家中,了解他的創作狀態、收入構成。其實他的收入是比較透明的,比如網站提供的數據、其他渠道獲得的數據。我們把這些數據拿過去和他碰,以便更準確真實地反映其收入全貌。他在拿到數據后,起碼認可了百分之七八十。”
網絡作家近5年才受益
富豪榜統計的是網絡作家近5年的版稅總和。吳懷堯解釋:“網絡文學從最初的論壇發帖,到現在的商業模式,走過了10年。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網絡作家前5年的稿費幾乎可忽略不計,他們獲得收益是最近5年的事,今年則是一個爆發點。”
至于“爆發點”一說,吳懷堯說:“第一,閱讀介質的快速普及,比如用智能手機看小說,把他們的收益推高了;第二,網站自身不斷發展,進入了一個成熟的商業化階段;第三,網絡作家的人氣積累也到了最旺盛的時候。”
最喜歡的作品還未看到
吳懷堯稱,在采集數據的過程中,他發現公眾對網絡作家知之甚少,而且還存在不少誤讀和偏見,“了解他們的人主要是網絡讀者,他們對于公眾來說很陌生。有些人想當然地以為他們在個人形象上是日夜顛倒、五體不勤的;創作上是人云亦云,難以卒讀的。其實這些人都沒看過網絡文學作品。”
“排名有高低,但他們的文化價值和貢獻是一樣大的。”吳懷堯反復強調這一點。他希望通過這份榜單讓全社會關注網絡作家群體,并讓網絡作家更堅定創作的信心。
被問最喜歡的網絡文學作品是什么,吳懷堯思考了半天說:“只能說比較欣賞《明朝那些事兒》,最喜歡的還沒有看到。不過,再過十年八年,網絡作家會成為絕對的主流,我相信會產生非常偉大的作品。”
□吳文輝
盛大文學
總裁起點中文網
董事長
起點有160萬人在寫東西
在網絡作家富豪榜上,排名前五的全部是盛大文學旗下起點中文網的簽約作家。盛大文學總裁、起點中文網董事長吳文輝介紹,起點中文網有160萬人在寫東西,其中大部分優秀作家都是他們的簽約作家。如此龐大的作家群體,是否存在水平極差的現象?吳文輝坦言成功必然是競爭的產物:“但網絡文學更為公平透明,因為它直接面對市場。只要有好的作品,網絡小說作者可以迅速實現層級的跨越。”吳文輝透露,盛大在培養新人作家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網站有一對一輔導、網絡培訓、編輯訪談等方法,幫助作家提高寫作能力。還有一系列福利計劃,可以促進新人進步并保證其權益。”
吳文輝介紹,盛大文學目前在版權拓展這方面已覆蓋傳統出版、影視、游戲、話劇、有聲讀物等諸多主流文化行業,“這對作者的收入而言,無疑大有裨益”。目前最大的困難在于盜版,“這導致很多優秀作家收入非常低”。
吳文輝認為,網絡文學具有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和互動性,這是傳統文學做不到的。現在傳統文學已經慢慢接受了網絡文學,包括唐家三少、月關在內多位網絡作家已經成為作協會員,“這說明網絡文學已被傳統文學認可,兩者的互相交流和學習,將促進文學的繁榮和發展”。
對于網絡文學“自娛以娛人”的評價,吳文輝無法認同。他說:“網絡文學雖然屬于全民皆可參與的文學創作,但并不代表不精致、不深刻,很多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都有深刻的內涵和對人性的思考。”他提示大家莫忘起點女生網(盛大旗下小說平臺之一)的作品《網逝》入選了第六屆魯迅文學獎,這部作品后來被陳凱歌改編成了電影《搜索》。
□張頤武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書寫個人情感也是社會責任
張頤武認為,網絡作家富豪榜可以作為一個參照,讓人們了解網絡作家里誰是比較受歡迎的。張頤武多年來一直在追蹤網絡作家的生存和創作情況,1999年他曾給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寫序《讓時間去說》,“當時我就預言,網絡文學必然有大的成就”。
他說,網絡文學一開始是文學愛好者的純興趣產物,沒有收益,是一種個人的奉獻。“一開始,很多人都認為網絡文學會發展出新的文學形式,比如集體接力寫作或是文體實驗,比如跨越時空。然而,網絡文學向另一個趨勢發展了——催生了玄幻、時間地點架空等小說類型,創造出了想象的大世界。”對于網絡文學的商業化過程,張頤武也看得很真切:“它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收益的。作家通過互聯網流量、點擊率獲得分成,這也是應得的勞動報酬。但實際上,大多數網絡作家還是沒有獲得應得的收益,還是在付出。”
張頤武認為,近年來網絡作品的文學價值逐漸顯現出來,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經典作品。他說:“網絡文學的評價標準、閱讀美學,和傳統文學的評價標準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但很多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年輕人正在投身網絡創作。有一些問世的作品將來可能就是經典,這需要時間來檢驗。”
網絡文學曾被批評“粗制濫造”,網絡作家也被指為“沒有社會責任感”,對此,張頤武認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確,網絡文學中有一些疲于應付的作品,但其重大意義在于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想象世界。中國文學過去緊貼現實,缺乏奔放的想象力,網絡文學補充了這一塊。”他認為,大家不能把社會責任感理解得過于狹窄,“比如認為寫農民工就有社會責任,抒發個人情感就沒有社會責任。其實后者也是一種社會責任,因為它表達的是我們更精微的內心感受,能夠豐富我們對人性的理解”。對于近年來一些傳統文學獎項也向網絡文學敞開大門的現象,張頤武說:“傳統文學的評價標準、審美趣味和網絡文學不同,所以它很難獲獎。我覺得兩者應該分開來,網絡文學應該自己搞評獎。”
本報記者唐平
潤滑設備 |